通常,单位在年初都会签订一系列责任书,内容涉及计生、综治、安全、生产等方面。然而,花了时间、花了成本,条款不少的责任书签字后,有不少被压在了箱底,没人再关心,也无人再过问,以致责任书成了一张“废纸”。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签订责任书,是加强管理的一种手段,以促进工作的落实。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只要签订了责任书,工作就一定能落到实处。如果仅仅把签订责任书当作目的一签了事,那就成了典型的形式主义。说到底,责任书之所以成为一纸空文,是工作作风不扎实的表现,长此以往,“令箭”也就成了“鸡毛”。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笔者认为,事无巨细,事事都签责任书,无轻重之分,反而会事事不重要。要使责任书真正名副其实,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分清工作的主次难易,勿需事事都签责任书。但是,责任书一旦签订后,就一定要抓落实,严格考核、奖罚严明,只有这样,才能使责任书起到应有的作用。(马福州)
发表于 @ 2009年04月27日 18:57: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