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在新疆;新疆,美在石河子。
石河子市是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城市”,她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的南缘,独具西部风情的“丝绸之路”上;她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造;她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世界奇迹;她是中国“屯垦戍边”的成功典范;她以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璀璨的文明被世人誉为“戈壁明珠”。
她有着传奇的历史。1950年2月,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创建了比共和国仅小一岁的石河子新城。她有着独特的文化。由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等构成的60万石河子各族人民,来自五湖四海。在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浓郁的集“开拓性、群众性、开放性、多元性”于一体的军垦文化特色。她有着发达的经济。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石河子已形成“以大型农牧团场为依托、以石河子市为中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工农结合、城乡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型经济联合体。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今天,石河子已成为新疆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繁荣新疆、展示兵团风貌的重要“窗口”。
她有着优美的环境。她以“军城”的特色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以“绿城”的特色赢得全国“卫生城市”、“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自治区“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又以“诗城”的特色闻名海内外。
1949年9月25日,新疆国民党部队和平起义12月,将其整编七十八师二二七旅及一七八旅骑兵团等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二十六师,辖七十六团、七十七团、七十八团3个团隶属二十二兵团第九军建制。1950年2月中旬 ,奉命开赴石河子一带屯垦生产。1953年3月,新疆军区部队整编,二十六师编入生产部队序列,改称新疆军区农八师,辖二十二团、二十三团、二十四团。1954年10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农八师隶属生产建设兵团领导 , 机耕农场、三十团、紫泥泉种羊场先后划归农八师建制。
1956&苍产蝉辫;年扩建安集海灌区&苍产蝉辫;,1958年开发莫索湾灌区。随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苍产蝉辫;,1958年兵团确定把石河子建成以农牧业&苍产蝉辫;产物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城市。是年秋,农八师第一批现代&苍产蝉辫;化工厂在石河子动工兴建。1975年兵团撤销,成立石河子地区、石河子市原兵团驻石河子直属单位农八师全部及农七师所属下野地的7个团场划归石河子地区管辖。
1978年8月,撤销石河子地区,成立石河子农工商联合公司,与石河子市政企合一合署办公。1981 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恢复兵团及各师建制。1984年9月28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农八师和石河子市实行一个党委领导、政企分设的体制。
发表于 @ 2008年11月10日 17:4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