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十三师红山农场1958年建场,2004年由原红山农场与红星一牧场合并为红山农场(中心团场),位于哈密地区巴里坤县境内,西距巴里坤县城23公里,东距哈密市118公里,北部的苏海图牧区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232公里。全场总面积467.8万亩,其中可耕面积30万亩,现耕地面积10.2万亩,林地面积3.97万亩(退耕还林还草3.6万亩),园艺面积1.27万亩。下辖农牧连队17个,工矿公司8个,服务性单位4个,农林科技推广站1个,中心医院1所,中心学校2所(其中民族学校1所)。全场总人口1294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862人,占总人口的22.76%。
近年来红山农场全面实施“科教兴场”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广播覆盖率达到95%,电视覆盖率达到8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0%。职工群众踊跃参加“全民健身迎奥运”体育比赛活动,体现出全民支持北京奥运会的积极性。民兵预备役与边防部队合训,提高了守卫边境和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参加师文艺汇演获集体二等奖。红山农场科技工作在2005年兵团团场科技进步考核中获兵团团场第五名,十三师第一名。先后荣获国家科技部 “2003-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区)”、“2005-2006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区)”称号。生产的优质啤酒大麦甘啤1号荣获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在科技成果方面,《农十三师草原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优良品种牛改良本地黄牛的技术推广》荣获2005年度农十三师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7年,红山农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团场城镇化和职工增收进程,农场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500 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44万元,增长12.1 %;第二产业增加值4632万元,增长31.3 %;第三产业增加值2627万元,增长16.9%。三次产业比重为42.5∶37.9∶19.6。人均生产总值9684元,增长7.78%。实现销售收入17300万元,增长39.5%。职均纯收入13383元,增长27.3%;人均纯收入4978元,增长15.3%。
农业生产增产丰收。2007年,完成总播种面积5.06万亩,其中:粮食面积4.5万亩,总产量2.06万吨,平均亩产458.8公斤,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生产销售葡萄6801吨,大枣15吨。年末牲畜存栏11万头(只),增长3%,肉类产量1802吨,增长4.9 %,奶类产量1912吨,增长3.4%。特色农业步入新台阶,马铃薯、大蒜、胡萝卜、荠蓝等特色种植业有了较大突破。
工业公司效益明显。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201万元,较2006年增长39%,出口创汇238.8万美元。主要工业产物产量大幅增长,全年生产工业硫化钠4万吨,原煤15万吨,挂面510吨,纯净水103吨,分割包装牛羊肉94吨。2007年实现改制和股份公司分红978万元,红山农场现有股份制公司:红山化工;红山煤业;俊业制麦兴隆淀粉厂;以及厂办小公司:挂面场、矿泉水厂、砖厂、复合肥料厂、万头养殖场,初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目标。(杨瑞华 供稿)
发表于 @ 2008年09月18日 13:04: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