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兵团农机化>>——农十师>>
顶山大地到处弥漫着凉晒打瓜的清香,沉甸甸的葵花笑弯了腰,职工们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农十师一八二团农业连队职工自发组织的“互助组”,活跃在丰收的田野里,职工都说这是“ 双减负、促增收”的好办法。
今年,一八二团种植经济作物面积达6.4多万亩,经过六个月的艰苦抗旱,夺取了农牧业的好收成。往年一到秋收季节,劳力相对薄弱的职工家庭就为缺少劳力犯愁,辛辛苦苦一年,组织人工收割就要花去4000—5000多元。针对这一情况,团党委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秋收一线调研,并在该团二连、六连开展职工“互助组”试点,这种形式一开始就得到广大职工的广泛赞同,顺应了民意。职工在充分享受兵团党委的减负政策后,种地积极性高涨,在丰收在望的秋收季节,职工们又想出点子增加收入,他们根据条田规律,组织6户—12户为单位的“互助组”,形成“ 双减负、促增收”的良好局面。六连职工董艳丽算了一笔帐:她种了45亩的“身份地”,收割葵花减少支出2100元,“身份地”减负4000多元,两项加起来增收6000多元,一个“互助组”仅收割费一项减少支出1200元—2000元。而且收割速度比往年提前了两天,杜绝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磨洋工”现象,职工把自家的事当成公家的事,把公家的事当成自家的事,真正成为土地承包经营的“新主人”。
发表于 @ 2008年09月15日 23:26: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