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管理经纬>>
(推荐)
执行有力 执行得利
中国惠普总裁孙振耀回应惠普总裁卡莉离职时说:“惠普原有战略不会改变,只是要加强执行力。”据透露,卡莉离职后惠普董事会传达的方针是:在原有的公司战略的情况下,加强“创新、协作和执行”。董事会认为,卡莉在执行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卡莉体现了很好的职业经理人的风范。卡莉离职后暂时接任惠普颁贰翱的罗伯特·韦曼表示要加强执行力,而对于卡莉原有的“越大越好”的战略,董事会似乎并没有任何调整的意思。孙振耀说:“规模才能成就深度和广度。”
自从卡莉离职后,中国媒体对于惠普的报道一再升温,试图挖掘是否是“惠普之道”出现了问题抑或是战略方向有了偏差,但是无论是从中国惠普总裁的回应还是惠普新任总裁马克·赫德在中国接受采访时透漏的信息,中国公司家终于知道:惠普的战略不会改变,马克·赫德重整惠普的重点在于降低成本加强执行力。就在半个多月前,惠普的财务报告验证了赫德的想法,《商业周刊》的一篇报道:“几天之前,将惠普‘敲打’得够呛的戴尔公司罕见地向投资者出示一份饱含‘歉意’的声明,以解释近年秋季的销售增长仍将令人失望的原因。而这种情景发生几天之后,惠普的财务报告却让人们眼前一亮。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这可能让惠普重新找回自己的‘根’。在整个面对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中,新任颁贰翱赫德举出各种证据证明,惠普正在重新找回当年自己走向成功的要素:稳重的决策和一丝不苟的执行。”
执行的魅力如此之大,它不仅让一个公司重振旗鼓,而且愈战愈勇。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完成的事情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执行不力。我们经常听别人说也经常对别人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尽快完成吧。”请问一下,尽快是什么时候?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吗?不能,那么你的“尽快”很容易会变成一再拖延。还有一种回答就是,“差不多吧,基本可以了。”这个程度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吗?任务到底完成了没有?完成了就是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缺少一个都是没有完成,差不多到底差多少?基本可以是怎样的情况?这都是存在于我们身边一些执行不力的常见事例,其实加强执行力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的执行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为什么正确的决策、合理的制度、先进的生产手段没有带来高效率、高效益、高收入?执行不力和执行无力的通病已经逐渐浮现出中国公司管理界。执行力成为决定公司兴衰的又一关键因素,有组织研究表明,在公司成功的要素中,决策占30%,而执行则占60%,其他的要素共占10%。在思考如何提升执行力之前要弄清楚执行力在公司中究竟意味着什么?阻碍执行力的因素有哪些?
“做”不需要任何条件
我们很难给执行力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比较通俗的理解可以是“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比较学院化的理解就是“执行并实现组织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柳传志对执行力的描述只有一句话:“所谓执行力就是积极地选拔合适的人到恰当的岗位上,还要锻炼员工队伍的执行能力。” 杰克·韦尔奇对于执行力的话:“GE**痛恨官僚主义,我们拒绝将资源浪费在行政体系上。”麦克·戴尔的观点:所谓执行力就是员工在每一个阶段都一丝不苟地切实执行。更简单一点说执行力就是每个正常人都具备的“做”事的能力。东北某大型国有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后来被日本一家财团收购,厂里的人都在翘首盼望日本人能带来什么先进的管理方法,出乎意料的是,日本方面只派了几个人来,除了财务、管理、技术等要害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换成了日本人外,原有的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也没变。日方就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怎么样?不到一年,公司就扭亏为盈了。日本人的绝招是什么?执行,无条件的执行。
优秀的公司不在于它的战略目标多么卓越,不在于它的管理制度多么完美,关键在于它能够将这些决策制度贯彻到底。重视执行力,能够让公司管理者重新看待一些问题,当既定的目标没有完成的时候,您不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琢磨是决策出了问题还是因为制度不够完善,根源也许就是执行不力!执行力是一个公司生存发展的命脉。
把执行力细致化为一种态度,也许更容易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为一些“不可能”的事情而疑惑。台湾着名节目主持人又是被誉为“台湾畅销书天后”的吴淡如在一次演讲中说:“许多人疑惑为什么我法律专业出身,却考上了中文研究所?为什么我身兼数职,还能坚持每天写作?其实,这些都不难,因为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可能的。有句话说的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觉得对于一些人来说更贴切的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想的时候海阔天空,行动的时候却拼命的告诉自己‘不可能’。”这番话也许正切中我们每个人的要害,一个组织正是由作为个体的人构成。如果每个人的态度都是如此,组织的执行力何来?我们都知道军纪是**严明的,军人更是以雷厉风行着称,中国军人的“无条件服从”更是中国军队战斗力的有力保障。一个公司的战略制定过程可以是民主的,但是决策一旦定下来,就要无条件执行,才能确保完成既定目标。
执行力的对立面是“纸上谈兵”、“口号管理”、“雷声大雨点小”这些官僚主义作风。有些人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愿或者不去坚持公司的规定成为公司执行不利**大的原因。因此,要让公司的制度成为公司的“内部宪法”,不遵守就要付出代价,形成“以制度管人,而非以人管人”。执行不接受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似乎只能适合西点军校实行,但它却是激发出一个人**大限度的潜能的很好方法。
重过程要结果
中国有句古话“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邓小平用这一思想引领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虽然现在我们对于“猫”的思想要与时俱进,但是以中国公司现阶段的发展,仍然可以说,一个公司不管是用“土方法”还是“洋管理”,**终取得成绩就算成功。公司要拿效益说话,而不是管理方式。只有每个环节的执行力扣在一起形成合力才能推动公司的发展。执行系统必须以结果为导向,细致严谨的执行过程的**终目的就是取得成效。完全不具备执行力的公司很少,多数公司是因为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战略的正确并不能保证公司的成功,成功的公司一定是在战略方向和执行力两个方面都到位。何况在战略上一败涂地的公司并不多,更多的公司是在几乎同样的战略方向下在竞争中拉开了距离。执行力在公司的发展中起到了持久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执行战略,而且可以在过程中巩固,优化战略的方向,形成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之间的双向互动。
在人力资源的培训课程里面有这样一个,每个学员将自己的眼睛蒙上,按照教练的指示,将手中的纸片对折几次后裁剪,结果却剪出了不同的形状,为什么同样的命令,做出的事情却不一样?这里面并不是某一个人的错,关键在于沟通,沟通要建立在双方共同理解的基础上,有好的理解力,才会有好的执行力。合理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包括内外沟通系统,内部沟通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战略制定完毕后辅助实施,外部沟通的作用是确保员工的思想意识与外部经营环境保持同步。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通过自上而下的合力使公司执行更顺畅。
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精确的任务分配而不是均摊,每个部门有明确的职责,每个岗位有具体的要求,避免出了问题,相互推诿。大事的成功往往是许多小事或阶段性成功的迭加,精确的过程是要求公司执行的,如果不能够执行,那么过程就是没有灵魂的躯体。在公司任务动员大会后,工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听听激动,想想感动,会后不动”,完备的方案,有号召力的口号,都不能确保任务的完成,过程的完美掩盖不了结果的缺失。
执行力是一个从上层领导到中层主管到基层员工一个都不能少的过程,具体到每个公司出现执行不力的情况也各有不同,我们也无法在有限的篇幅内一一列数。**后,用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话结束本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权威就是成就。”
(选自《机电商报》)
发表于 @ 2008年07月16日 21:45: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