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60岁东方红喜得传家宝
60岁东方红喜得传家宝
今年10月1日,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国一拖)将迎来建厂60周年纪念日。昨日上午,中国一拖提前收到了生日礼物&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包括建厂初期设计总图、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模型、南极石和南极科考队队员签名旗帜在内的珍贵展品,成为东方红农耕博物馆的**新&濒诲辩耻辞;住户&谤诲辩耻辞;。
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模型
设计总图和拖拉机手工模型的捐赠者,是中国一拖首任党委书记兼厂长杨立功的孙女杨芳,她也在中国一拖工作,是名副其实的&濒诲辩耻辞;拖叁代&谤诲辩耻辞;。杨芳表示,此次捐赠既是家中长辈的愿望,也是向中国一拖60华诞表达祝福与感激之情。
记者在现场看到,建厂初期设计总图被装在当时极为罕见的刺绣相册里,内页里写着&濒诲辩耻辞;1954年12月25日发&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拖拉机制造厂初步设计图片计19张&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杨立功厂长专用&谤诲辩耻辞;等字样,里面依次为厂区总体设计、拖拉机剖面、厂房管道规划、车间设计等图片,与现实建筑一一对应。沧桑60载,老一代一拖人一笔一画绘就的设计蓝图如今已成为现实。
有趣的是,在每张车间的设计图上,还特意列出了该车间的核定人员数,**大一班人数和女工人数占比等。记者发现,当时在不少车间,女工人数的核定比例都超过了50%,看来在20世纪50年代,&濒诲辩耻辞;妇女能顶半边天&谤诲辩耻辞;就已经在中国一拖体现出来。在不少图纸的下方,还标注着俄文,记录着援华外国专家援建一拖时付出的辛劳和汗水。
建厂时厂区效果图
杨芳捐赠的另一件物品是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的铸铁模型(如图)。这是1962年杨立功卸任厂长赴原农业机械部履职时,中国一拖工人赠送给他的礼物。
由于表面涂有枣红色的醇酸磁漆(一种由醇酸树脂、颜料、助剂、溶剂等经研磨调配而成的油漆涂料),加上保管良好,所以即使过去了50多年,模型的颜色依然不改。模型系手工制造,细节令人赞叹:尾部牵引装置的拖钩、油箱上面的盖子、推拉式的拖拉机驾驶室门&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处处彰显了制造者的精巧技艺。
据东方红农耕博物馆馆长张智磊介绍,这款模型的原型&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是中国一拖正式生产的首代产物,也是我国第一代大批量生产的拖拉机。在该博物馆一楼展出的一台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更是创下工作31年无大修的惊人纪录。将制作如此精美的模型赠与老厂长,表达了工人们的惜别之情,更体现了老一拖人对农业现代化的热爱。
在捐赠仪式上,中国一拖董事长赵剡水接受了赠品并向捐赠者颁发证书。他说,此次入馆的展品都非常珍贵,有着特殊的价值。建厂初期总图和拖拉机模型,代表着创业年代一拖人的敬业精神。它们曾是杨芳一家的传家宝,如今更是中国一拖的传家宝,将一代一代留传下去。
当天,一块南极石和签有南极长城站科考队队员祝福的旗帜同时&濒诲辩耻辞;入住&谤诲辩耻辞;该博物馆。它们见证了&濒诲辩耻辞;东方红&谤诲辩耻辞;拖拉机成为中国首个登上南极的大型装备这一难忘瞬间。
张智磊表示,此次获赠的展品,其中有3件已在东方红农耕博物馆一楼展出,下一步会在博物馆二楼设立一处展台,将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手工模型进行展出,让人们能够尽情领略&濒诲辩耻辞;老一拖&谤诲辩耻辞;们的奋斗精神。
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