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探讨如何简化程序加快农机新产物入市步伐
探讨如何简化程序加快农机新产物入市步伐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全国农机化事业和农机工业得以飞速发展,农机工业投资热,农机新产物开发也迎来热潮。正是在**近几年,摘穗剥皮分段式玉米收获机非常好地解决了我国夏玉米的机械化收获难题;小麦收割打捆机在小麦收获的同时打捆秸秆;辣椒机械收获让辣椒也能规模化种植;旋耕机带秸秆切碎等多功能新机具不断推出,令人目不暇接。
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和农村新生产方式的改变对农机具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更加多样化、更具有针对性和区域性。我国地域辽阔,农产物丰富,农业生产模式颇多,不少中国特有的农艺栽种方式很难通过单纯引进国外农机产物解决机械化生产难题,急需研发新产物。例如甘蔗机械收获率低大大影响我国蔗糖产业国际竞争力;高产杂交谷子(小米)因无法机械收获不能扩大种植面积;丘陵山区普遍缺乏机具耕地被撂荒;新疆上千亩连片优质红枣的采摘渴望机械化&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这些情况真是让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然而,与其它机械产物和生活消费品相比,农机新产物的入市并不顺畅,市场和农民急需的新产物投放市场多是坎坎坷坷。一位农机公司的高管说,在中国一款农机新产物上市至少也要等待5年到7年的漫长时间。这是为什么?
今年,全国范围内可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产物为12大类205个品目,即全国共有84.2%的农机小类、74.1%的农机品目可享受农机购置补贴。全国除&濒诲辩耻辞;农田搬运机械&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谤诲辩耻辞;两大类产物未列入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多数农机具都能享受财政补贴。所以在我国农民购买能力还不强且对购机补贴的依赖性和期望值都很高的情况下,除小微农机产物外,多数农机产物很难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进入市场。
国家规定&濒诲辩耻辞;列入《农机购置补贴一览表》的产物应获得省级以上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尚不具备实行推广鉴定条件的新产物申报时须提供选型鉴定报告、用户使用意见&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农业机械选型鉴定报告应由省级以上农机试验鉴定机构按照已批准的选型鉴定大纲出具&谤诲辩耻辞;。像小麦收割打捆机、履带式旋耕机等新产物要先制定出推广鉴定技术指导文件才能安排鉴定,这样就大大增加了鉴定等待时间和工作量。
近几年,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数量激增。据悉,2013年国家农机鉴定总站收到的推广鉴定申请是2012年的1.9倍,受理立项1895个,是上一年的2.1倍。各省的鉴定工作量也非常大。农业机械的试验和鉴定受农时限制,季节性非常强。补贴申报是一年一次,情况稍有变化,试验或鉴定就会推迟一年或更长时间,急也无用。因而公司新产物试制至少叁年方有可能享受到补贴,才能够开始市场销售。
政府对农机新产物选型和鉴定有利于保护用户的利益和市场秩序,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何在补贴市场环境下,让急需的农机新产物及早进入市场,也是政府和公司应该关注和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农机产物服务的对象是农民和农业生产,有很强的特殊性,既要防治劣质产物坑农害农,又要鼓励为粮食增产增收及时提供新的农机产物。因此,需要购机补贴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支持,也需要行业诚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就需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以期支持农机新产物能够及时进入市场。
第一,新产物的申报。是否可以增加公司新产物申报的次数或是实行滚动申报,定期发布?
第二,新产物的鉴定工作。现行体制下,大型农机具需要试销一定的数量并进行上百小时的可靠性测试作业才能鉴定,这不仅加大了新产物的研发、推广费用,还延长了新产物的推广周期。管理部门审核鉴定的重点可否仅限于产物的安全性和环保节能主要指标,而产物的适应性、可靠性、作业效率等让用户和市场去评价去选择?
第叁,对新产物的监管方式和违信处罚方式。简化新产物鉴定后,可否建立缺陷产物召回制度,将新产物的入市风险和上市时间交给公司自己去评估?如果公司将可靠性差的、有重大缺陷的新产物匆忙入市,既要承担经济制裁也要承担信用风险。将补贴产物的入市门槛更多地还给市场和使用者,这是一种趋势。
第四,建议对农机新产物重点补贴、支持、推广。主管部门可以编制和发布农机新产物重点品目,引导新产物的研发和推广;政府也可通过招投标等政府采购方式,选择叁包服务好、制造能力强、讲诚信和社会责任的公司开发的国家急需的、技术先进的新产物,给予连续叁年50%以上的购机补贴,支持其快速进入市场进行推广。
总之,让农机新产物及时的进入市场,对我国农机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都是非常有利的,我们需要一起去探索更好的工作机制。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