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农机流通体系升级迫在眉睫
农机流通体系升级迫在眉睫
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机公司和农机市场的日益壮大,建立成熟、规范、高效的农机流通市场已成为业内的普遍呼声。在4月25日下午举行的第四届农机公司家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机生产、流通领域的公司家,同到会的专家、领导以及业内人士一起,围绕如何建设成熟、规范的农机现代流通体系,以及如何培养区域性农机市场、农机品牌店等相关具体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和交流。
现状堪危农机流通亟需&濒诲辩耻辞;重新洗牌&谤诲辩耻辞;
山东省农业机械集团总公司总经理牛国安、徐州同德发展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家顺、安徽青园集团董事长叶青、中国一拖集团副总经理王克俊、常州东风农机集团副总经理许国明等农机生产、流通领域的公司代表作了发言,对目前农机流通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作了阐释和综述,对农机流通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了探讨。
总体看来,目前农机流通行业依然未能摆脱小、乱、散、差、弱的状况,作为农机市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弱小的农机流通已难以适应整个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农机流通公司的代表提出,随着农机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机补贴对行业支持、引导力度的加大,农机流通公司不仅没有出现行之有效的行业整合和规模化发展,反而呈现出向更加分散、混乱的方向发展的势头。由于行业的准入门槛不高,许多资质不高且主要以投机为目的的小公司、&濒诲辩耻辞;夫妻店&谤诲辩耻辞;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农机流通领域。这些公司对农机行业的现状并不十分了解,也不具备做好后续服务的能力,被一位代表形象的描述为&濒诲辩耻辞;卖完机器就关门&谤诲辩耻辞;。这些公司的存在,搅乱了农机流通的市场秩序,也增加了农民购机的隐性成本。
由于农机销售属于微利行业,在目前的农机流通市场上,一部分农机有形市场也已经脱离了农机经营的概念,转以经营工程机械和汽车为主。农机流通公司在公司用地和融资方面也较为困难。由于缺乏有效的可质押资产,微利的农机流通业贷款利率反而常常高于正常的借贷利率,农机公司的资金链也时常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同时,一些生产公司也未能对农机流通形成充分的认识,部分公司甚至谋求绕开流通公司直接与用户对接。在部分省市,甚至有70%以上的公司都存在这样的状况。这样不但提高了公司的运营成本,也与经济发展中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要求相悖。不过随着补贴力度的加大和补贴范围的扩大,农机流通公司的地位有所提升。吉峰农机成功在创业板登陆亦提振了农机流通公司的信心,吉峰、苏欣等具备一定规模的农机流通公司也在今年开始对行业内资源进行整合,用常州东风副总经理许国明的话说,就是&濒诲辩耻辞;整个农机流通系统有望在2010年进行重新一轮的洗牌&谤诲辩耻辞;,农机流通行业或将步入一个新阶段。
专家献言叁建议促流通体系升级
针对上述问题,到会专家纷纷建言献策。农机生产公司的代表建议有实力的农机流通公司抓住机遇,对农机销售、服务、培训和配件供应链条进行整合,以便有效地控制公司的经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并希望管理部门能够在政策、税收、金融授信等方面向农机流通公司倾斜,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谋求制定行业的准入标准,以帮助流通公司迅速做大做强。
中国农机化导报社社长宋毅和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专职高级顾问焦刚在论坛**后阶段作了总结性发言。宋毅指出,随着农机化事业的迅速发展,整合行业资源,建立现代农机流通体系的时机已到。要打破农机流通行业小、乱、散、差、弱的现状,须从以下叁点下功夫。一是农机流通公司须对现有资源和业务归属关系重新进行梳理、整合;二是积极谋求&濒诲辩耻辞;依法治机&谤诲辩耻辞;,争取为农机流通公司谋取正当的法律保障,使之在日后面临各种界定不清、打&濒诲辩耻辞;擦边球&谤诲辩耻辞;的业务纠纷时,正当、良性经营的农机公司可以有法可依;叁是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建立农机流通行业的准入标准,以保护资质优良的公司,淘汰不规范及落后公司,提高行业的集中度。焦刚在对上诉建议表示充分认可的同时,还建议农机流通公司及行业协会通过联合组织行业内的经验交流会等方式,为行业制定法律法规及准入标准提供支持和帮助,并在上述解决办法的实操问题上给予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多数公司代表亦表示,通过参加此次论坛,对行业内的现状和出路都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也对农机流通市场的未来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充满了信心。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