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专家观点>>
&苍产蝉辫;装备制造公司海外并购应量体裁衣
由金融海啸引发的金融危机仍在向全球实体经济蔓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部分已经进入成熟期的欧洲装备制造业受损更为明显。针对国内公司对跨国并购的跃跃欲试,业内专家曾建议公司谨慎海外抄底。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见底,机会如何把握?要提前做好哪些功课,如何应对挑战?近日在京举办的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公司及中国工业报社联合主办,通用技术欧洲德玛斯有限公司、《装备制造》杂志共同承办的中国装备制造业跨国并购研讨会,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国务院参事陈全生提醒公司,海外并购要量体裁衣,有一定实力的公司可以并购国外公司,条件不完备的公司应注重引进掌握高技术人才;并非一定要并购行业龙头,而要关注所并购公司的潜力;不要过多思量公司的价格,而要看其是否符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如果两者匹配,就会达到1+1>2的效果,反之,即使收购价格在谷底,**终也会成为包袱;中国公司“走出去”应注重协同作战。
海外并购可获高端技术源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具有丰富跨国并购经验的服务机构代表,通用技术欧洲德玛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毅为与会公司分析了投资欧洲装备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公司的资产定价降低,部分世界级的公司成为可以投资或并购的对象,国际政治及经济环境对中国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总体有利。
目前,中国装备制造公司到海外投资已经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积累,行业近十年的高速成长,中国装备制造业已具备中端产物的设计、制造能力;部分中国公司已在国内的细分市场上名列前茅,市场地位逐渐巩固;中国国内市场容量大,中国政府鼓励有能力的公司并购国外公司。
然而,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多数中国公司缺少或尚无产物的定价权;在产业链的整合中,多数中国公司缺少或尚无主动权;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多数中国公司尚未完成从被选择者向选择者转型。
专家普遍认为,中国装备制造公司通过投资、收购海外公司的方式获得高端技术源,是可行、有效的途径与方式。
战略规划先行科学操作为纲
事实上,收购海外公司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系统工程。而且,投资、并购海外高端技术源公司,需要良好的战略规划、科学的操作,以及公司家的勇气与激情。
为证明充分准备的重要性,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名誉会长梁训瑄列举了我国机床工业公司在国际并购中的失败案例。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机床公司曾接受印度尼西亚某投资集团的建议,共同并购美国一家数控系统生产公司。由于缺乏经验,未做详尽的尽职调查,并购完成后,被并购公司掌握关键技术的英籍人员离职,导致并购只是买到了厂房和设备等硬件,并未获得**需要的技术。
梁训瑄提出,我国机床工业进行国际并购应具备的基础条件:一是要有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银行的支持;二是公司和行业层次对并购项目的技术价值和经营状况的鉴别及选择能力;叁是依靠国际专业团队的力量对并购对象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评估,包括对近几年经营状况和预期的估量,对债务、劳资关系、法律事务及环境保护等现实情况和潜在问题作详尽、认真的审查评定,进行有效的尽职调查;四是我方公司在并购后的经营管理能力。
根据以往公司在跨国并购中遇到的问题,冯毅为中国公司“走出去”介绍了几点实战经验:做好战略设计;战略执行要坚决;选择适合的接触与沟通方式;了解被投资对象的核心价值;了解被投资对象的需求;有专业化的尽职调查;有收购方案及实施计划;有商业计划,以及聘用专业化的工作团队;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
(据《中国工业报》)
发表于 @ 2009年04月21日 10:21: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