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

罗晓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宏观视野>>

公司“显规则”与“潜规则”收藏

 

      

(推荐)&苍产蝉辫;

 

公司“显规则”与“潜规则”


 

据美国《财富》周刊介绍,1970年跻身于“全球 500强”之列的跨国公司到1982年有l/3销声匿迹了——不是被兼并就是四分五裂,一个跨国公司的平均生命周期是40~50年。在改革开放的20余年里,中国公司主动转换经营机制,学习国外先进思想和方法,加强公司管理,成功进入市场,闯出一条新形势下的公司经营之路。但是,与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国的公司管理仍显稚嫩,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要求,因而,爱多、巨人、秦池、三株……曾经的辉煌慢慢没落了。通过剖析一些失败公司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其衰败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些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各种制度形同虚设,特别是潜规则蔓延于公司上下。因此,本文从分析公司失败的原因出发,找出其中潜规则的渊源,从而为公司改良和规避潜规则、提高公司管理绩效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公司显规则与潜规则的概念

“规则是社会体系的基本因素”,是人类交往与合作的基础。具体到公司,规则是公司中的基本经济行为规范和约束。在实际中,我们可以发现,公司内部和外部存在着显规则和潜规则两种不同的规则,显规则和潜规则就像太极图案上的阴阳两边,它们同时构成了公司中的一切规则。

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类的经济行为一般受到两类规则的约束:一类是正式规则,也称为显规则;另一类就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非正式规则,也叫潜规则。显规则在先进公司中表现为一套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并且这套制度能反映公司运行的本质要求,不仅统一规定了组织及其成员活动的原则要求,而且给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从而表现为“管而不死”、“张弛有度”。对于显规则,更多的是通过“多数人的同意”制定出来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表现为系统性、成文性、普遍适应性、权威性、强制性和约束性。在显规则的约束范围内,成员假如违反了该显规则,它就会表现出较强的现实惩罚性。公司管理水平的高低首先集中反映在显规则上。显规则不仅给组织成员以必要的压力,制止他们可能出现的负面行为,而且能鼓励人们积极进取,以法定的形式保障人们从组织那里获得与贡献相称的回报。因此,建立和完善公司制度体系是所有公司管理的基础工程和核心内容。

从与显规则相对的意义上讲,公司潜规则是一种在实践中被修正了的规则;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讲,它是一种看不见的、隐藏在显规则下面的暗流,是需要通过我们的挖掘才能呈现出来的规则;从运动形式上讲,显规则或许可以看做是一种正面的、肯定的力量,而潜规则或许可以看做是一种负面的、否定的力量,两种力量在博弈中“构造”出新的、真实的规则和秩序体系。总的来说,公司潜规则就是指在公司管理活动中自发形成的,为公司员工所遵循的,不需要外界权威和组织干预的行为和规范,包括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道德伦理和意识形态等,是相对于显规则而言的、为管理实践者所实施并遵循的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公司显、潜规则的辩证关系

公司显规则和潜规则就像是沙漠中的河流,显规则是奔腾的地上河,在这条奔腾的河流底下还有一条激流暗涌的地下河,这条河我们虽然看不到,但它真实存在着,如果没有这个地下河,地上河就很容易干涸,从这个意义上讲,显规则和潜规则是共存于公司之中的,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公司中显规则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公司每发展到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战略安排、不同的管理制度,这些都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来固化,这个变化是可见的;相对来说,公司潜规则的变化则不是那么明显。

公司显规则和潜规则不仅自身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潜规则可以变成显规则,显规则也可以变成潜规则。今天的显规则,很可能就是从昨天的潜规则中化过来的,特别是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很多规则不能定型,这时候就需要一种潜规则来指引公司和个人的行为,而当这些潜规则逐步积淀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成显规则。实际上,让潜规则中的积极因素发挥作用无疑有益于公司的治理。而显规则的潜规则化则是一个更漫长的过程。在公司中,有大量先进的显规则,但是,只有让显规则深入人心,使之潜规则化,成为公司人员自觉遵守的一种东西,才能真正体现规则的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显规则需要被信仰,否则,公司将会失去稳定和秩序,并且无法预期和操控。因为真正强大的公司,一定有一套先进的显规则,并且这套显规则已成为大家普遍遵循的行为模式。我们与国际知名公司的**大差距不在于显规则,而在于对显规则的真正认同,以及适应显规则存在的土壤和执行基础。

公司显、潜规则的博弈与均衡

在公司中,显规则与潜规则同时存在,也必然同时发挥作用。到底发挥何种作用,如何相容、和谐共振,这其实是一个交叉、多重的博弈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叁个方面来说明。

一是个人与规则的博弈。在公司中,个人与显规则和潜规则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博弈关系,个人与规则博弈的理想境界是达到均衡的状态,而这个均衡也是在规则下的均衡。公司中博弈的均衡主要是显规则与潜规则的相互妥协,有时是显规则对潜规则的妥协,有时是潜规则对显规则的妥协。高明的领导并不是一意孤行地取缔潜规则,而是既要防止潜规则的恶性膨胀,又要重视潜规则存在的合理性,以求在显规则与潜规则之间保持或创造某种良性的均势和平衡。反之,当个人与公司规则的博弈呈现非均衡性时,特别是专制型公司领袖的影响力达到足以使规则失效的程度时,必然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祸患,当年巨人大厦倒塌就是一例。

二是人性与规则的博弈。人性与规则之间也存在着博弈关系。很多公司都把任人唯贤、以人为本作为显规则,但是人都有感情倾向,这就容易形成谁忠诚、谁跟自己交情深就提拔谁的潜规则。然而公司要发展,又必须遵守“任人唯贤”的显规则,到底是遵循显规则还是潜规则,这就存在着一个博弈关系,完全按照潜规则来办,很有可能因人才凋敝而走向衰亡,而不掺杂一点感情也不合乎人的本性,结果是失去支持,**后,通过博弈达到和谐。

叁是公司内部各种利益的博弈。从博弈论来看,组织中的任何个体在潜、显规则之间,其行为具有多种策略选择,而不同的选择带来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也会有所不同,从整个组织来说,选择遵守显规则能够促进组织的持续有序发展,而从局部的小群体来看,由于个体之间往往只重视眼前利益或局部利益,人们往往优先选择潜规则。但是,当这种潜规则的影响达到足以使公司发展停滞的时候,形势就发生了变化,要么潜规则随着公司灭亡,要么必须彻底清除不良潜规则。而多数公司则是在经过显规则和潜规则之间的博弈后达到一种均衡,并且正是双方利益**大化的均衡策略被理性个体**佳选择而达成的一种结果。

公司不良潜规则的改良和规避

公司潜规则是把双刃剑,积极、健康、向上的潜规则可以在公司中不断发扬,被总结成较好的规章制度,上升为公司文化,**后为公司服务。反之,消极的、不利的潜规则,诸如一些不能拿到桌面来谈的、灰色的东西,则属于一种边缘行为,需要消灭和改变。

经济学家宋圭武认为,规避公司中的不良潜规则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充分明晰产权,建立坚决保护合理产权的制度。二是不断完善规则系统,以补充显规则的不足。同时尽可能减少规则的随意性,以法治代替人治,这是解决潜规则问题的必经途径。叁是健全对违规者的监督机制。同时,建立健全信息充分披露制度,提高透明度。四是让利益相关者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权利,并让他们具有制裁违规者的充分权力。如果公司被不良潜规则缠绕而不去改良,公司的生命周期就会有缩短的危险。不良的潜规则会增大公司交易费用,会形成恶性循环,像个毒瘤,腐蚀社会和公司的躯体。但是,在公司特定的时期,好的潜规则能推动公司的发展,对公司的成长起到润滑剂的效用。显然,对潜规则有效进行校正和改良,使不良的潜规则被去掉、好的潜规则上升为显规则,是公司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必然选择。

打破不良潜规则应从下列几个层面入手:一是公司职业经理层面。公司职业经理要及时让上司理解你的做法。你所出台的一些新的规则,要与上司进行很好的沟通,取得他的认同和理解,这样才能得到上司的支持。同时,也不能全盘否定你的上司,或者是否定以前运行的法则,而要在借鉴公司原有的运行规则的基础上去破和立。二是公司员工层面。要通过广泛宣传,让大家知道不良潜规则的伤害力。叁是管理策略层面。做事要有策略,不能盲目去做。要对公司有全面的了解,知道哪些东西是现在不能碰的,哪些东西是能碰的,哪些东西是将来能碰的。要弄清主次,慢慢来,不要单打独斗,而要物色好左膀右臂,大家齐心协力去做好公司的事。四是公司层面。从长远看,潜规则会越来越少,因为公司的发展要求必须制定完整、有效的规则,然后严格地按其办事,让所有的事情都摆在阳光下,透明、公开、公正地进行。如此,中国公司才有可能在国际化浪潮逐渐汹涌的今天,迅速成长、壮大,取得国际比赛的资格,与跨国公司同场竞技。五是政府层面。对转型中的国家来说,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要依赖国家提供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国家仍要承担市场和公司尚不能完全替代的部分职能。但是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必须转换职能,改变职能的履行方式,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参与公司和市场经营,而只能充当裁判。为此,政府应明析法律、法规,清理潜规则滋生的制度环境,按照理性经济人的行为选择方式,加大违规成本处罚,建立健全违反公司规则的处罚机制,依靠法律制度的他律和道德的自律来规避潜规则。

综上所述,中国公司管理水平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还是比较低下的,通过对公司潜规则的分析研究,厘清其中的影响脉络,能够为公司提高组织绩效服务。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一些公司正是由于存在大量的不良潜规则才导致了公司的衰亡,因此,公司只有在不断地改造、控制潜规则的基础上,使显、潜规则达到均衡,全面提高公司的管理绩效,才能使公司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摘自《领导科学》

 




发表于 @ 2008年07月31日 19:10:00 |点击数(

旧一篇:21世纪市场营销新战略 | 新一篇:国企:中国经济发展中流砥柱

博客信息
罗晓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7年11月24日
今天点击:2074
本周点击:530
本月点击:3289
点击总数:469984
摆发私信闭摆加为好友闭
博客公告
报社编辑,本科学历,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被省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采写和编辑的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新闻学会、公司报协会评比各种奖项。在国家级不同报刊杂志发表典型报道、产业观察、市场分析、报告文学等作品上百篇,获第四届全国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中国工业报》征文一等奖。(本博客推荐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和推广交流,作者有异议可留言删去。)
文章分类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机板块插秧机板块(1篇)
产业研究产业研究(110篇)
产业要闻产业要闻(110篇)
成果推广成果推广(86篇)
大家论坛大家论坛(73篇)
电脑知识电脑知识(14篇)
发动机板块发动机板块(2篇)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23篇)
个人博坛个人博坛(77篇)
工程机械板块工程机械板块(2篇)
购置补贴购置补贴(16篇)
管理经纬管理经纬(70篇)
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73篇)
国内公司展播国内公司展播(5篇)
国外公司展播国外公司展播(5篇)
宏观视野宏观视野(110篇)
环球农机环球农机(85篇)
技术交流技术交流(120篇)
农机词典农机词典(43篇)
农机故事农机故事(6篇)
农机具板块农机具板块(5篇)
农机名人农机名人(3篇)
农机往事农机往事(10篇)
农机文化农机文化(30篇)
农友百事通农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品牌研究(16篇)
公司产物公司产物(70篇)
市场观潮市场观潮(58篇)
收获机板块收获机板块(8篇)
图片世界图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机板块拖拉机板块(57篇)
写作园地写作园地(2篇)
旋耕机板块旋耕机板块(1篇)
液压挖掘机板块液压挖掘机板块(1篇)
移动电站板块移动电站板块(1篇)
原创报告文学原创报告文学(6篇)
原创热点追踪原创热点追踪(23篇)
原创通讯原创通讯(29篇)
原创文艺作品原创文艺作品(25篇)
战略研究战略研究(20篇)
诊治农机诊治农机(61篇)
政策导航政策导航(40篇)
中部崛起中部崛起(47篇)
专家观点专家观点(75篇)
装载机板块装载机板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