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罗晓>>国际化经营>>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推荐)&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影响机电产物出口增长的
主要因素及出口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作者: 佚名
1、我国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对国内和出口行业的稳步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部分地区和行业投资过热、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信贷投放过快、能源及原材料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等问题,中央及时采取了一系宏观调控措施,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结构及增长方式的转变,缓解当前经济运行的矛盾,同时也保证了国民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同时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及上半年工业增加值17.7%的增幅为机电产物出口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2、国际经济整体趋好,国际市场对我国出口需求增加。今年上半年,国际经济持续复苏:美国经济继续强劲增长;在英国经济带动下欧元区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日本经济持续增长开始增速;其他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顺利。加之美元荡率在较低价位徘徊,我出口的外部大环境十分有利。但也应看到,国际上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和保障措施调查却日渐增多,中国已经成为受到反倾销调查等**多的国家,而且随着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我出口公司必将面临国际上更加严峻的考验。为了确保国家和公司的出口利益,在政府及进出口商会组织公司积极应对解决争端的同时,公司自身也应提高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行业自律、避免低价竞销、提高产物质量乃至提高中国产物在世界的声誉。
3、外商投资公司和加工集市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出口促进较大。在我国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优惠政策等对吸收外资十分有利的条件下,外商投资公司在数量和出口额均迅速增长且成为带动机电产物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上半年其出口占机电产物比重已经达到72.7%。外商投资公司的出口增长也带动了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其出口中加工贸易比已经达到87.1%。虽然外商投资公司就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出口总额增长的作用明显,但也应看到我们用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仅仅换得低廉的加工利润,与我出口大国的地位并不相符。因此在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面前,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应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和现有加工贸易的良好基础上,一是提升加工贸易公司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优化产物结构,提升产物档次;二是提高加工贸易深加工程度,延长增值链条,扩大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应;叁是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加工贸易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兴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四是优化加工贸易公司结构,通过加工贸易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
4、民营公司的迅速发展为出口增长提供更多活力。随着我国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民营公司在机电产物出口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不仅出口份额已经占到6.3%(2002年同期仅占2.1%),而且连续1倍以上的跨越式增长更是表明其巨大的潜力。但因民营公司规模相对较小,产物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粗放式地生产方式没有太大改变,且出口额增长部分依赖于出口公司数量的增长,因此随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及出口实力逐步加强,应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物质量、注重自主品牌和售后服务方面的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5、出口退税新政对促进机电产物出口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此次税率调整,机电产物中除通信设备、船舶、汽车零部件和机床等11类商品保留17%的出口退税率外,其余调整为13%,此举对出口结构向科技含量高及具有潜在优势的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国家不仅加快了清欠以往税款的速度,而且相继出台各种措施保证了今年出口货物的退税及时退给公司,拉动了公司资金周转加速,加大公司出口的积极性。
6、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加大公司成本。当前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的矛盾比较突出,拉闸限电的省市不断增多,不仅影响国内生产和人民生活,也影响了出口公司的正常生产和履约能力。同时,前几个月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出口成本增加,虽然近期有所回落,但也应看到在我目前出口多以资源性产物、低附加值为主的出口结构下,对能源、基础材料的需求必将是巨大的且会长期存在,因此需要加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促进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从出口商品价格来看,近年来随着我国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在贸易量日益扩大的同时各重点商品出口价格逐步走低,而今年上半年出口量继续猛增,但除部分商品(如汽车整车、部分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与去年同期比较价格指数低于100%外,其他部分商品(如计算机、起重机械、是工器材、家电及消费类电子和各种零附件)价格指数均高于100%,即价格有所上涨。出口价格上涨无疑是可喜的,但目前的价格上涨与产物质量上升、技术含量强相关性较差,而一方面与大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存在必然联系。
7、加快培育自主出口品牌,大力实施出口名牌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进出口规模跃居世界第四位,贸易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地位日渐巩固。但我国外贸增长的质量还不高,尤其缺乏自主出口品牌。目前我国自主品牌出口所占比例不到10%,而机电产物名牌更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出口是使用外方品牌的加工贸易和以贴牌为主的订单贸易。这种大量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简单数量扩张模式,不利于外贸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新形势下,机电产物出口不但要有量的增长,更要有质的突破。实施出口名牌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自主出口品牌势在必行。因此,亟需商务部门、地方政府、商会等中介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从战略高度重视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为主体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促作用,加强部门配合,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要合力营造一个培育、扶植、发展自主出口品牌的良好环境,使公司争相开拓自主出口品牌之路,打造一批中国的跨国公司和世界名牌。&苍产蝉辫;
发表于 @ 2008年07月24日 16:5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