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双轴流滚筒的改装应用
曙光农场 陆书安 李国伟
随着质量效益型农业的快速发展,中低产田改造步伐的加快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水田开发面积越来越大,已占我省粮食生产的主导地位,水稻成为粮农增收的主要作物。这种形式下我们农机工作者面临着如何解决水稻机械收获的问题。传统的收获机为适应旱田作物的特点采用的脱粒装置为切流滚筒,这种滚筒脱水稻综合损失率在7%以上,破碎率高达5%,严重影响水稻增效增收。为解决这个问题,参照当前成熟技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近年来对我场水田种植区的多台大中型收获机进行轴流滚筒改装。实践证明对现有贰514、贰512、东风-5等大中型联合收获机进行轴流滚筒改装是一项即充分利用农机资源,又能取得良好收获效果的有效措施。2004年对我场八队一台贰512、十队两台东风-5收获机进行了纵向轴流滚筒改装,经过一年来的应用效果良好,在此对纵向双轴流滚筒改装技术做一下介绍。
一、 纵向轴流滚筒技术参数:
表一
滚筒长度 |
滚筒直径 |
滚筒转速 |
凹板包角 |
脱粒间隙 |
300cm |
44cm |
400-1300n/s |
115° |
2-8cm |
注:以上参数在进行不同型号收获机改装时可做适当改动,以不降低使用性能为原则。
二、 纵向双轴流滚筒改装的结构特点:
这项改装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并且不破坏原机型。新改滚筒为轴向喂入轴向排出式滚筒,由脱粒滚筒栅格凹板、顶盖等组成。改装时将原机的逐稿轮、逐稿器(键箱)拆除,保留原机的切流滚筒作为逐稿轮,逐稿轮采用钉齿式以增强对作物的抓取能力。在切流滚筒后纵向(沿机车前进方向)设置两个并列的轴流滚筒取代原机的逐稿轮及键箱。
三、 纵向双轴滚滚筒工作原理。
作物被割下由螺旋推进器、倾斜输送器送到切流滚筒,切流滚筒将作物从轴的一端喂入到两个转动方向相反的轴滚滚筒,随着滚筒旋转,在螺旋导板作用下,谷物在滚筒与凹板间螺旋运动,在滚筒和凹板的揉搓和打击作用下籽粒被脱下,并在重力和离心力作用下通过凹板栅格分离出来的籽粒进入清选装置,清选后进入粮仓,茎杆沿轴线方向从轴的另一端排出滚筒。以下为纵向双轴流收获机作业简易流程图。
长茎杆
作物→ 割台→倾斜输送器 →切流滚筒→双轴流滚筒 → 机外
谷物杂余颖壳
短茎杆颖壳
籽粒
粮仓 清 选 装 置
四、 轴流滚筒改装机的性能指标:
为了对改装机性能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我们在秋收全程对改装机、切流滚筒东风-5、闯尝3060、国际1710等收获机进行对比调查,结果见表2:
机型 |
综合损失率% |
破碎率% |
含杂率% |
脱不净率% |
喂入形式 |
东风-5(切流) |
8.23 |
7.1 |
2.13 |
1.5 |
全喂入式 |
东风-5(轴流) |
2.61 |
0.65 |
3.22 |
0.1 |
全喂入式 |
JL3060 |
3.14 |
2.1 |
3.31 |
0.7 |
全喂入式 |
国际1710 |
1.11 |
0.001 |
0.006 |
0.03 |
半喂入式 |
通过表2可以看出,进行轴流滚筒改装的收获机综合损失为2.61%,破碎率0.65%,均低于闯叠/51190-1997《谷物产物质量分等》的国家标准的综合损失率≦3.5%、破碎率≦2%的要求。含杂3.22%虽略高于国标规定的≦2%的要求,但不超过当地同类喂入形式收获机通行的农艺标准要求。
五、 双轴流滚筒改装的成本及效益分析。
对贰512或东风-5进行纵向双轴流滚筒改装的总费用为24000-26000元之间。而引进一台同类型的轴流式联合收获机需要资金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以上。2004年我场改装的叁台收获机平均单机收获大豆100公顷,水稻64公顷,当年收回作业费50000元,扣除油料费、修理费15000元及轴流滚筒改装费26000元,还可剩余9000元。从表2可以看出改装的东风-5比不改装的东风-5综合损失降低5.62%,按亩产水稻500公斤计算,可增收水稻28.1公斤,当前水稻价1.6元/公斤,则亩增效益44.96元。
通过多年的实际证明,纵向双轴流改装技术即解决了国内大型水稻收获机械滞后的问题,又解决了更新机械资金不足、现有农机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是当前一段时期内发展水稻收获机械的重要途径之一。
发表于 @ 2008年07月13日 09:10:00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