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叁江平原地区,属沿江叁角洲亚区,在饶河县境内,大顶子山下,乌苏里江畔,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疆线长36公里,人口1.2万,有汉、满、回、朝鲜、壮、侗、布朗、赫哲等9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境内拥有一江七河,世界上仅有的四条未受工业污染河流之一的乌苏里江流贯农场全境。农场所处区域1997年被“欧盟”有机食品组织认定为有机食品基地,1998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试点区,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工业及边贸的优越条件。
饶河农场物产丰盛,依山傍水。夏季山青水绿,气候宜人;冬季千里冰封,银装素裹。林、田、草、水样样具备,是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
饶河农场土地肥沃。有耕地2.86万公顷,适宜多种作物生产,农田作业全部机械化,机械总量1250台套。森林资源面积2.1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活力木蓄积量达101.3万立方米,树种多、林质好,主要有水曲柳、杨、柞、桦木等几十种.
饶河农场有0.4万公顷的草原资源,加上9个岛屿轮牧,是发展牧业的天然牧场。该地生长的草木植物,具有速生、繁茂、草质优良、营养丰富等特点,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良饲料。
饶河农场水产资源充足。自然捕捞水面400公顷,可利用养鱼水面43公顷。该地盛产“叁花五罗”等名贵鱼种,经济鱼类有16科69种,其中大马哈鱼子驰名中外。
饶河农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动物有东北虎、马鹿、黑熊、野猪、狍子、乌苏里貉等几十种,有天鹅、丹顶鹤、野鸭、鸳鸯等珍禽,野生药用植物有人参、冬青、平贝、五味子、刺五加、龙胆草等10多种,野生食用菌有猴头、木耳、元蘑、榛蘑等20余种,野菜有薇菜、刺嫩芽、黄瓜香、黄花菜等30余种,蕨菜和薇菜外销日本等国。
饶河农场距饶河口岸仅3公里,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是内地通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门户,也是对俄哈巴罗夫斯克地区****的陆运和冬季过货的国家一类口岸,担负着中俄贸易进出口货物的中转和分拨任务。是中俄及欧亚海陆联运的桥梁和联结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纽带,又是参与开发西伯利亚资源的国际大协作的主要通道。两国口岸国门相距760米。饶河农场边贸具有进出口权。7公里的口岸路横穿我场4队,农场边贸公司已在俄建立分公司,对俄以农副产物为主全面开展贸易业务。开放发展前景广阔。
饶河农场坚持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镇功能日益齐全,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3条干线公路、2条铁路运输线和有驳位600吨的水上运输相结合,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移动电话自动传呼全部进入国内外长途自动网,全场各单位都实现了程控电话连网。有限电视实现光纤连网,可同时播放32套节目。商业网点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批发与零售市场体系。饮食服务业发展迅速,可满足各层次客商交流、商洽、休闲和娱乐所需。
饶河农场在改革开放以来,全场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依托生态环境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国家一类口岸优势,抢抓机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加速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贸工农、种养加、粮贸企一体化的公司集团。
饶河农场近几年来成绩斐然,先后荣获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分局授予的“先进党组织”、“学帮带先进集体”、“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垦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优秀单位”、“农机标准化农场”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标兵”等30多个光荣称号。
饶河农场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是一块希望的土地,二十一世纪里她必将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饶河农场的明天会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