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

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你现在的位置: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二三四区首页>>农机博客>>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北大荒人物>>

钟情北大荒的作家赵国春收藏

钟情北大荒
黑龙江日报&苍产蝉辫;
钟情北大荒——访青年作家赵国春

    200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然而,对于北大荒的青年作家、北大荒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赵国春来说,却是喜事不断。先是去年6月,哈尔滨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8本文学作品集《心灵的倾诉》;再是8月,在黑龙江省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省委员会委员。

  2004年刚过,他接手一件让所有为北大荒开发建设奋斗过的人都值得兴奋和自豪的事——筹建北大荒博物馆。

  他是在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筹划布展的博物馆现场接受记者采访的,爽朗的赵国春开口便说,北大荒的文化底蕴十分厚重,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起陆续有一大批全国全省知名的着名作家和艺术家从北大荒这片黑土地上走出来,说到他自己的成长,赵国春却谦逊地说,“我还是个小字辈”。

  他曾是农工

  今年47岁的赵国春,是土生土长的纯粹北大荒人。以后随父母从叁江平原辗转到松嫩平原,**后落脚小兴安岭下的九叁农垦分局。17岁高中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五师46团7连当上了一名农工。火热的现实生活,前辈们的战天斗地,耳濡目染北大荒的一串串动人故事,让赵国春的文学天赋和北大荒的情感交融,在晒场上扛麻袋时就得以显现。

  1978年3月23日,赵国春的第一首诗歌《粮山要比群山多》在《屯垦戍边》报上发表。此后,开始了他北大荒文学20多年的创作生涯。由于他不懈努力,1986年8月,被调到农垦总局九叁管局主办的《九叁报》社,当上了他钟爱的副刊编辑。两年的时间里,他主编了沃土文学丛书《**初的旋律》(诗集),《早春的鹅黄》(散文集),为九叁垦区文学爱好者提供驰骋的天地。

  散文集获全国“丁玲文学奖”

  1991年3月,赵国春被调到农垦总局机关工作。环境变了,工作条件好了,可他的勤奋学习的劲头没有变。当时住房条件差,一家叁口挤在不到十几平方米的住宅里。为了鞭策自己,他把卧室当成书房,起名叫“勤奋斋”。他把这段学习生活写成了散文《我的勤奋斋》,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以后的13年间,尽管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他这种艰苦奋斗劲头一直不减,笔耕不辍,每隔两年有一部10万字以上的文学集子问世,在全国近百家报刊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2400多篇,其中3篇获国家级奖励,16篇获省地市级奖励。

  第一本散文集《珍藏的回忆》于1991年5月在香港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次年8月,他被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他的传记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时过两年,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散逸集》由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1995年全国第叁届丁玲文学奖评选中荣获叁等奖。赵国春真的出中了,他被农垦总局授予“自学成才标兵”并荣获黑龙江省职工自学成材奖。

  1997年11月,在第叁届北大荒文代会上,当选为北大荒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他写的人物传记《文化名人在北大荒》在《中国农垦》杂志发表后被《读者》杂志转载,受到黑龙江省文化厅的通报表彰。1999年7月他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他的传略被收入中国文联出版的《中国作家大词典》,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荒文学界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

  他扛起了北大荒的大旗

  说到北大荒的文学艺术,人们自然想到英雄的十万转业官兵和踌躇满志的四十五万知识青年,是他们发扬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在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上,创造了让世人震惊的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成为共和国的大粮仓和农业战线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更让人瞩目的是他们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文化名人。着名作家吴祖光、聂绀弩,诗人艾青,画家丁聪,版画家晁楣,优秀知青作家梁晓声、张抗抗等相继从北大荒走出。

  原省文化厅厅长、省作家协会主席、着名作家贾宏图在为赵国春第五本散文集《荒原随笔》所做的序言《对北大荒的深知和厚爱》中说,北大荒青年作家赵国春,既不是转业官兵也不是知识青年,而是北大荒的土着,是转业官兵的后代,生于这片黑土地长于这片黑土地,对这片黑土地的深知和厚爱及必要的文学天分,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上自己的勤奋钻研,成就赵国春成为一个钟爱北大荒的本土作家。

  成为北大荒历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近几年来他跑遍北大荒的山山水水,收集了大量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资料,揉进去了他对这片黑土地的深厚感情,写出了一篇篇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史料价值的文学作品。

  面对取得的成绩,赵国春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他还在勤奋努力的学习写作。(沉才)&苍产蝉辫;

 

 

赵国春创作年表


1978年3月23日,在《屯垦戍边报》(《农垦日报》前身)发表第一首诗歌《粮山要比群山多》
1985年,先后加入黑河地区作家协会和北大荒作家协会
1986年8月,在《九叁报》担任文艺副刊编辑
1987年12月12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散文《我的勤奋斋》
1988年11月13日,组建九叁垦区文学联谊会,担任理事长
1988年,散文《我的勤奋斋》获黑河地区优秀文艺作品二等奖
1988年3月,加入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研究会
1989年4月12日,加入中国散文诗研究会
1989年7月22日,散文《龙江水滔滔》获全国首届报纸文艺副刊好作品叁等奖
1989年,散文《特殊的缘分》获中国首届微型文学大赛叁等奖
1989年,散文诗《藕荷色的》选入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诗选萃》
1990年5月15日,报告文学《共和国卫士》获全国第二届报纸文艺副刊好作品叁等奖,本人获编辑叁等奖
1991年5月,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珍藏的记忆》
1991年5月30日,散文《除夕的思念》在全国第叁届报纸文艺副刊好作品评选中获叁等奖
1991年6月27日,当选为北大荒作家协会理事、北大荒文联委员、北大荒文联副秘书长
1991年6月27日,在首届(1979——1991年)北大荒文艺创作奖评比中获叁等奖
1992年1月,传略被收入《黑龙江农垦人名录》(上海叁联书店出版)
1992年8月11日,加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
1993年报告文学《炉火正红》收入报告文学集《黑土新葩》(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3年传略收入中国名人研究院编的《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1994年8月26日,《叁江晚报》发表了老作家丁继松撰写的《喜见满枝春》的文章,专门评论了散文集《散逸集》
1994年第二本散文集《散逸集》在人民中国出版社出版,担任人民中国出版社出版的“黑天鹅文学丛书”副主编
1994年民间文学集《北大荒风物传说》经黑龙江省出版局批准,列入黑龙江农垦党史、农垦志资料丛书,内部出版
1995年11月23日,散文集《散逸集》荣获第叁届丁玲文学奖叁等奖。
1996年他的创作成就收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北大荒文学艺术史》
1996年12月20日,被黑龙江省职工自学成才奖评审委员会授予全省自学成才奖
1997年11月5日,在北大荒第叁届文代会上当选为北大荒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北大荒文联委员、北大荒文联副秘书长
1997年11月,在第二届北大荒文艺奖评比中,散文集《散逸集》获创作二等奖,同时获特殊贡献二等奖
1998年传记文学《文化名人在北大荒》在《中国农垦》1997年第11期发表后,被1998年第二期《读者》杂志选载
1998年2月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散文《獐子》
1998年在第四期《奋斗》杂志发表散文《达坂城外忆歌王》
1998年在第二期《黑龙江作家》杂志发表游记《耳畔响起驼铃声》
1998年5月,传记收入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艺英才辞典》
1998年5月20日,散文《塔克拉玛干的忧思》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
1998年7月3日,《黑龙江日报》周末版转载了《中国农垦》杂志发表的《特殊垦荒队员》一文
1998年7月,长篇(18万字)游记《北大荒风情录》,在北方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1998年7月27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散文《野骆驼》
1999年7月14日,被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批准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99年8月,纪红的评论《散逸中的灵魂的独白------读赵国春散文集&濒迟;散逸集&驳迟;》发表在《文艺评论》第四期上
1999年9月,散文《北大荒的动物》(四篇)和纪实文学《文化名人在北大荒》收入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黑龙江垦区九年义务教育《乡土读本》(上、中)册
1999年9月,第四本散文集《荒原随笔》被选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作家文库》(第一辑),黑龙江省文化厅厅长、省作家协会主席、着名作家贾宏图同志作了题为《对北大荒的深知和厚爱》的序
1999年10月29日,《文化导报》开始连载《从北大荒走向文坛的知青作家群》
1999年11月、由黑龙江省委主办的《奋斗》从第11期开始连续发表《从北大荒走向文坛的知青作家群》
1999年12月  传略收入中国文联出版的《中国作家大辞典》
1999年12月  人物传记《刀笔耕耘北大荒》和《从“马架子”走出的作家郑加真》收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黑土艺苑谱》一书
2000年1月8日  传记文学《荒野灵音——名人在北大荒》在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0年3月  传记文学《荒野灵音——名人在北大荒》、《北大荒风情录》经中国当代作家陈列馆文献部审读,符合作家作品综合陈列厅的入藏条件,决定予以收藏并永久保存。
2000年度6月,省作家协会主席、着名作家贾宏图的评论《对北大荒的深知和厚爱——读赵国春的〈荒原随笔〉》发表在《文艺评论》2000年3期上
2000年8月  在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300万字(16本)的“北大荒作家文库”中,担任副主编
2000年11月  散文《文化名人在北大荒》收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时期二十年微型小品精选》当代散文精选《欢乐的歌》
2001年度报5月23日,人物传记《丁玲在北大荒12年》,荣获黑龙江省“迎接新世纪,歌颂黑龙江”主题文艺系列活动文学征文大赛二等奖
2001年10月  长篇纪实文学《丁玲在北大荒的日子》,在《章回小说》第10期上发表
2001年0月  创作的散文《岳父和他熬的羊汤》选入学苑出版社出版的“乡土美食系列”《海纳百川土著饭》一书
2001年11月23日  《农垦日报》“北大荒文学副刊”开始连载长篇纪实文学《丁玲在北大荒的日子》
2002年1月  传记文学《一个女作家的遭遇——丁玲在北大荒》,在哈尔滨出版社出版
2002年3月  被黑龙江省作家协会评为全省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
2002年2月—3月  中篇传记文学《丁玲在北大荒的日子》开始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团结报》副刊连载
2002年6月  中篇传记文学《丁玲在北大荒的岁月》,发表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物》杂志第六期上
2002年12月3日  老作家丁继松撰写的评论赵国春创作的文学传记《一个女作家的遭遇——丁玲在北大荒》一书的文章《丁玲在北大荒》一文,并配发了赵国春的照片
2002年12月创作成绩收入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黑龙江文学通史》
                 (摘自赵国春随笔自选集《心灵的倾诉》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发表于 @ 2008年06月28日 10:13:00 |点击数(

旧一篇:北大荒收获爱情 | 新一篇:北大荒走来的理想斗士

博客信息
红兴隆北雁现代化农机的博客
创建时间2008年04月07日
今天点击:3508
本周点击:938
本月点击:5218
点击总数:940618
摆发私信闭摆加为好友闭
博客公告
红兴隆农垦农业机械化、北大荒雁窝岛集团农业机械化,向全国农机行业的各位领导同仁致敬。 小荧屏,大舞台,为传播媒体,增进友谊交流,提升全民知识素质,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平台。
文章分类
“三农”致富经“叁农”致富经(39篇)
八五二农场版块八五二农场版块(126篇)
八五三农场版块八五叁农场版块(138篇)
八五三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八五叁农场植保机械厂橱窗(18篇)
百家讲坛百家讲坛(136篇)
宝山农场版块宝山农场版块(16篇)
北大荒人物北大荒人物(97篇)
北大荒岁月北大荒岁月(89篇)
北大荒英雄谱北大荒英雄谱(35篇)
北大荒之最橱窗北大荒之最橱窗(11篇)
北大荒志北大荒志(57篇)
北兴农场版块北兴农场版块(37篇)
迪尔系列板块迪尔系列板块(53篇)
二九一农场版块二九一农场版块(111篇)
国内农机  橱窗国内农机 橱窗(47篇)
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物国内实用小型农机新产物(34篇)
国外农业机械新产物国外农业机械新产物(2篇)
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兴垦忠进贸易有限公司(6篇)
红旗岭农场版块红旗岭农场版块(51篇)
红兴隆分局版块红兴隆分局版块(118篇)
江川农场版块江川农场版块(3篇)
农机安全监理橱窗农机安全监理橱窗(99篇)
农机安全生产农机安全生产(31篇)
农机化年鉴农机化年鉴(2篇)
农机会展农机会展(1篇)
农机技术交流农机技术交流(117篇)
农机人物农机人物(51篇)
农机时事要闻农机时事要闻(146篇)
农机世界  橱窗农机世界 橱窗(39篇)
农机市场农机市场(98篇)
农机事故预防农机事故预防(58篇)
农机维护使用农机维护使用(120篇)
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农机新技术改装应用(30篇)
农机信息管理橱窗农机信息管理橱窗(10篇)
农机装备标准化农机装备标准化(69篇)
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农垦农机安全监理总站(12篇)
农垦农机局农垦农机局(141篇)
农垦公司研发新技术产物农垦公司研发新技术产物(20篇)
农垦文化橱窗农垦文化橱窗(110篇)
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农业机械故障“义诊”橱窗(116篇)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橱窗(87篇)
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农业机械停放管理标准化(23篇)
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信息(14篇)
公司产物公司产物(7篇)
饶河农场版块饶河农场版块(5篇)
时事要闻时事要闻(124篇)
曙光机械厂曙光机械厂(4篇)
曙光农场版块曙光农场版块(6篇)
双鸭山版块双鸭山版块(3篇)
双鸭山农场版块双鸭山农场版块(9篇)
五九七农场版块五九七农场版块(111篇)
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农业(119篇)
友谊农场版块友谊农场版块(121篇)
娱乐天地娱乐天地(4篇)
杂谈杂谈(54篇)
政策、法规、条例政策、法规、条例(102篇)
政要时事政要时事(8篇)
知青岁月知青岁月(11篇)